您的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 正文

试用期间没有签订劳动合同被辞退(试用期没签劳动合同被辞退怎么赔)

1、如果属于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可以继续履行的,劳动者可以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2、如果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被辞退属于应当支付补偿金或者可以要求赔偿金的情形,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或者赔偿金;如用人单位拒绝支付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

试用期未签订劳动合同被辞退怎么办?

(一)首先需要确认试用期被辞退的原因,针对不同原因的辞退,劳动者有不同的权利,具体包括:

1.如果用人单位辞退劳动者系过失性辞退,即劳动者存在《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的情形,公司辞退劳动者的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2.如果用人单位辞退劳动者系无过失性辞退,如出现由于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公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等情形,公司辞退劳动者需要提前30天书面通知劳动者或者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且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3.如用人单位因依据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等情形进行的经济性裁员,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4.另外,如果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的,则用人单位也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但如劳动者主动离职的,则用人单位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5.如果用人单位违法辞退劳动者的,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则用人单位应当支付赔偿金。赔偿金为经济补偿金的2倍。

6.经济补偿金按照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6个月以上不满一年按照一年计算;不满6个月的,则支付半个月工资。如果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省级人民政府公布的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经济补偿金的标准按照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支付,并且年限不超过12年。

(二)如果属于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可以继续履行的,劳动者可以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

(三)如果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被辞退属于应当支付补偿金或者可以要求赔偿金的情形,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或者赔偿金;如用人单位拒绝支付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

(四)对于试用期内未签订劳动合同,如果系用人单位的原因自用工之日起1个月内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从第二个月开始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双倍工资。

(五)试用期内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如劳动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或者申请劳动劳动仲裁时,可以通过提供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考勤记录;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证据证明劳动关系。

签了合同没干满要赔违约金吗

签了合同没干满离职一般是不需要赔偿违约金的,但是有以下两种情形可以约定支付违约金:

1.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2.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自愿解除劳动合同的,公司不需要支付赔偿。劳动者未提前提出的,应当赔偿用人单位的经济损失。

劳务合同怎么样有法律效力

劳务合同签订具备下列条件的合法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个人之间的劳务关系不受劳动合同法及劳动法的约束,只能是雇佣关系,应该有协议才能充分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劳务协议书具有法律效力应包括以下内容:

1、标题:双方单位名称事由,协议书三部分组成;

2 、正文:条款内容、协商目的、协商目的责任、协议的时间和期限、协商目的条款和酬金(价格明确总额大写必须明确货币种类)、履行条款期限、违反条款的责任处理、落款(签署)、签署日期。

如还有不清楚的或新情况,建议你直接本站,在线提问以便于了解沟通案件情况,智能匹配平台空闲律师为你作出详细的有针对性的解答,尽量说明大致情况以免因信息不全、沟通不畅,解答有误。祝维权成功。

关于本站: 法助手

海量律师平台已认证,专业律师精准解答您的问题,汇聚执业多年律师团队,办案经验丰富,极速问律师最快10秒响应!免费提交法律问题,律师在线回复,智能推荐擅长领域已认证律师为您服务。

提示:法律问题咨询具有特殊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帮助,请咨询律师。

热门文章

有法律疑问?咨询在线律师,3分钟快速回复!